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81章

關燈
在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和尚道士也不會沒事找事。但是很明顯,大家跑到這邊來,估計理由都差不多。因為身在別人的地頭,他們倒是沒有大打出手,直接放起了嘴炮,互相譏諷起來。

段思瑾正拉著段思瑜在一個小攤上吃餛飩,這小攤的攤主是從荊州那邊逃難過來的漢人。在南詔這種地方,其實出生清白的漢人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哪怕是在幾十年前也是一樣,因為他們可以帶來一些先進的技術。

這個攤主的兒子是個木匠,如今在附近也算是遠近聞名了,他們剛剛到天南的時候,先是靠著打零工過活,後來便盤下了一個小店,前面賣吃食,後面給他兒子還有幾個學徒做木工。

餛飩這種面食在大理其實很少見,因為大理這邊並不種植小麥,大家幾乎不吃面食。一直到段思瑾改良了一些麥種,可以在山上或者是早春種植,才有一些漢人開始制作各種面食,也大理這邊也很受歡迎。

段思瑜將一個餛飩咽了下去之後,就興致勃勃地說道:“哥,你看那邊,那些和尚道士好像在吵架!”段思瑜見過的和尚一個個都是一副心平氣和的樣子,還沒見過他們這副劍拔弩張的模樣呢!

段思瑾之前就註意到了,他對此很是不以為然,阻止了段思瑜想要去湊熱鬧的行為:“別湊過去,他們裏頭有幾個人認識咱們呢,回頭將咱們牽扯進去,你說幫誰?”

段思瑾立馬心領神會,他早就知道,作為一個上位者,應該讓自個做裁判,而不是摻和到下頭選手的爭鬥裏頭去!當然,這個裁判還不能太公正了,在必要的時候,給落入下風的一方添把火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當雙方保持著某種動態平衡的時候,裁判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再者說了,雖說跟和尚稍微熟一點,但是熟歸熟,可沒什麽真正意義上的交情,即便是段思平,也不會管這種信仰之爭吧!

因此,段思瑾老神在在地用了點小手段,模糊了自己與段思瑜的存在感,然後豎著耳朵聽起了那些和尚道士的爭吵。

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沒什麽好說的,大家都是斯文人,就算是打嘴仗也不能爆粗口,因此,一個個都在拐彎抹角,結果到了後來,就開始互相揭短。段思瑾很是聽到了不少八卦陰私。

如今大理這邊早就開始推行拼音還有官話,因此,他們說的話,邊上的人起碼也能聽懂十之七八,這會兒不少人都來了興趣,圍在一邊聽得津津有味,這些和尚道士一看不好,互相惡狠狠地丟了個眼色,扭頭就走,一幫看客意猶未盡地讓開了道路,一個個興奮地低聲八卦起來。

“你聽說了沒有,剛剛那個道士說五臺山的靜慧大師在山底下有個私生子?”

“我也聽到了,我還聽那個和尚說一個叫什麽德的道士喝酒不給錢?”

……

一大堆八卦很是叫一幫閑著沒事做的大理人大開眼界,然後飛快地傳播了出去,並開始迅速發酵變形,估計等過幾天,大家都要以為中原的高僧每個都有一大堆私生子了,大家都普遍愛吃霸王餐了!不過,大家對此還是接受能力很強的,畢竟,天南這邊的佛寺戒律本來也沒有中原森嚴。

當然了,即便如此,戒色什麽的也是基本操作,不過普通百姓對此根本不了解,因此壓根不知道其中的嚴重性。

但是等到消息傳到了皇宮,段思平眼神就有些不對勁了,他簡直是哭笑不得起來,這些流言的發酵肯定是有人在裏頭煽風點火,要不然,尋常那些閑漢茶餘飯後嚼舌也就算了,又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誰知道中原的高僧大德還有什麽有道全真到底是什麽人啊,他們的陰私壓根沒有傳播的價值,要是現在誰說他段思平在外頭有私生子,估計才真正有很多人對此感興趣。

因此,估計是大理這邊佛門的人怕同行們搶生意,所以在拼命潑臟水。

段思瑾這會兒正在教育段思瑜:“流言這玩意,看著不起眼,但是很容易動搖人心,所謂造謠張張嘴,辟謠跑斷腿!所以,想要遮掩一條謠言,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另外一條,甚至是更多的謠言覆蓋上去!謠言這東西,也不能說得太誇張,太誇張除了一些蠢人,是沒人相信的!所以,七分真,三分假就差不多了!”

段思瑜在一邊點著頭,眼珠子轉來轉去,也不知道在打些主意,段思瑾覺得比較欣慰,在這種世道,心眼多一點的,總比實心眼的人活得長。

一幫和尚道士在大理這邊游蕩,他們自然猜出了推波助瀾的人是誰,但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何況,這點小手段,對他們來說也算不了什麽,反而更激起了他們的興趣。

他們對於那些流言都是灑然一笑,要是有人問過來,這幫老狐貍也都是一副笑瞇瞇的樣子,哎呀,真的有這種事情嗎?我們是同門都沒有聽說過哎,回頭我回去幫你們問問?他們這般態度坦然,頓時那些相信了流言的人都覺得不好意思了。歸根結底,天南這邊民風還算淳樸,大家都不是什麽刁滑的人,因此,慢慢的,流言也就消失了。

段思平對此並不多管,他喊人過來,是給自己分憂的,可不是來給他們擦屁股的!他們要是無能,那麽,自然會有更加能幹的進來。至於那些道士,段思平也沒有任何動作,實際上就是默許了!他自個信佛,卻不能叫自個的子孫後代要跟著信。做皇帝的人,除了自個,最好什麽也別信,就算是神佛也一樣。何況,就算是佛門的故事裏頭,也有求人不如求己的說法,幹什麽要將希望寄托在神佛身上呢!倒是下頭的百姓,心中有信仰,有敬畏,就會有顧忌,不會隨便做出什麽過激的事情來。

因此,段思平幹脆任由這些從其他地方過來的和尚道士在各處傳法,然後有的時候,直接找到一個寺廟,借著辯經之類的由頭,將大理的一幫和尚弄得啞口無言,當然最後再給人留點面子,就飄然而去,也顯得比較有風度。

大理的這些和尚一個個吃了啞巴虧,還得說別人頗有風儀氣度,心裏頭別提有多憋屈了。

段思瑜這段時間一直對這些和尚道士很感興趣,因此,一直在關註他們的行動,聽到這些事情之後,他不由有些樂不可支起來。

“你對他們有什麽想法?”段思瑾問道。

段思瑜敲了敲桌子,說道:“沒有啊,就是覺得有趣而已!我一直以來神佛都是清心寡欲的,結果他們在地上的代言者,為了信仰什麽的,那真是什麽都肯幹啊!”

段思瑾笑了起來:“你為什麽會覺得神佛都清心寡欲呢?真正清心寡欲的是泥胎木偶,它們無欲無求,無思無想,自然是清心寡欲。”

段思瑜頓時一呆,是啊,他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然後就聽段思瑾說道:“就算他們是真的如你想的那般清心寡欲,實際上也不過是因為,我們這些人類手上,並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想想看,人類的什麽享受,什麽積累,對於漫天神佛來說,有什麽意義嗎?他們說不定看待我們,就如同我們看待螞蟻一般,或許有的時候會覺得很好奇,但是我們人類會要求螞蟻向我們供奉什麽嗎?”

其實段思瑾也就是欺負段思瑜不知道而已,那等神佛,需要的是人類的信仰,還有的一些魔神,還是需要血祭的,當然,鮮血什麽的,對他們來說,只是殘渣,而靈魂,還有那些怨恨、痛苦之類的負面情緒,才是他們的最愛!

按照科學的說法,神佛與人類其實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存在,而靈魂還有信念差不多就跟他們處在一個維度了,因此,他們可以將這些信念的力量當做食物,或者是自個力量的來源補充。

段思瑜卻不知道段思瑾將他給騙了,他一直對段思瑾深信不疑。段思瑾其實也是不希望段思瑜將來真的沈迷於這等事情,這個小千世界本來也沒什麽神仙佛祖,因此,他就算有這方面的追求,也是白瞎,所以還不如不要在上頭浪費精力。

段思瑜頓時有些索然起來,想想的確是這樣啊,神仙將人類當做螻蟻一般,而人類呢,又何曾關心過螻蟻的想法呢?螻蟻又怎麽可能變成人呢?他郁悶地說道:“也就是說,那些和尚,道士,其實都是騙子?”

段思瑾摸了摸段思瑜的頭,說道:“不管真假,他們傳播的一些理念並不是什麽壞事!”

段思瑜依舊也是怏怏的,不過還是打起了精神,說道:“好吧,既然這樣,那就算了!”

而這些和尚道士在天南這邊晃悠了幾個月之後,心裏頭就都有了數。他們不是那種不知道人間疾苦,只知道念經說法的人,天南這邊的情況,儼然超乎了他們的預料。

那等高產的糧食,不僅是稻米,麥子,還有什麽地瓜,土豆之類的東西,另外,大豆、花生之類的經濟作物產量也很高,而且出油率也很高。除此之外,各家各戶養殖的雞鴨鵝之類的家禽,還有豬牛羊之類的家畜,都跟中原的頗有不同。

起碼這些道士和尚壓根想象不到,會有家禽天天下蛋,而且兩三個月左右,就能長到四五斤,據說還有一種肉雞,兩個月就能長到七八斤,甚至更重。

中原那邊的牛還是寶貴的生產資料呢,在天南這邊,已經專門培養出肉牛和奶牛了!一頭豬,也只需要半年的時間,就能長到一百五十斤左右,直接就能宰殺了吃。天南這邊養羊的倒不是很多,主要是這邊不怎麽吃羊肉,如果想要弄羊毛的話,這邊這種濕熱的氣候,養什麽綿羊,那真是違背了自然規律,因此,也就是山上的一些寨子裏頭可能會養一些山羊,但是品種也經過一定的改良,生長速度比較快,而野性卻減少了許多。

可以說,在中原的百姓都混不到一個水飽的時候,大理的百姓,已經能夠保持溫飽,還能隔三差五吃上一頓肉了,因為產蛋的雞養殖比較多,每天都能吃上雞蛋,市面上還有人專門出售新鮮的牛奶,還有牛奶做成的奶糕,奶酪之類的食品。有著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大家的飯量都會小很多,對於糧食的消耗也少了不少。因此,大理這邊已經可以對外輸出自己的糧食了。當然,輸出的其實不多,大理也儲存了不少糧食作為儲備,以免遇到什麽旱澇災害導致糧食減產。

光看大理的糧食產量,這裏已經是帝王基業,只要大理願意進取,那麽,出色的後勤可以為他們培養出一批精兵來。

這些和尚道士都是知道隋末唐初那時候的事情的,雖說史書上都盛讚什麽帝王用兵無過於李世民,實際上呢,李世民打的勝仗,差不多就是占據了絕對優勢,最主要就是後勤物資的優勢打出來的順風仗,真正遇到差不多的敵人的時候,李世民也沒贏過。

因此,在後勤足夠的情況下,打仗想輸都很難。當然,大理這邊也有一些難處,比如說缺少馬匹,在南方這樣還可以,但是過了黃河,需要面對的就是一馬平川的地形,大理這邊的矮腳馬運輸物資也就算了,做別的什麽,那完全不夠。

因此,在對大理一番考量之後,不管是佛門,還是道門,都起了心思,但是在這之前,他們得先摸清楚段思平的打算,或者說,得看看能不能推一把。畢竟,要是段思平自個不想冒險,就想守著自個這點基業過日子,其他人說破了嘴皮子,也未必有用。

很快,機會就來了。

問題出在兩川,如今的東川節度使董璋是個悲催的家夥,就在兩年前,董璋滿門被殺,而西川節度使孟知祥一家子卻安然無恙,這就給原本還算合作愉快的兩人之間埋下了裂痕。

孟知祥的妻子是李克用的女兒,乃是公主的身份,因此,董璋就懷疑是孟知祥勾結朝廷,害了自個全家。去年的時候,安重誨以裏間兩川的罪名被殺,也就是說,之前董璋一家子被殺的事情,直接歸罪給了安重誨。朝廷對兩川一直是比較忌憚的,蜀中這種地方,易守難攻,名義上聽從朝廷的詔令,實際上,這兩人都是土皇帝一流的人物。

朝廷為了試探兩人,派出使者過來宣撫,孟知祥是個識時務,或者說是個肯低頭的,立馬上書請罪,而董璋呢,心結卻是不解,對於使者也沒個好聲氣。

總之,不管是因為朝廷在裏頭摻和,還是因為其他什麽緣故,孟知祥跟董璋已經是勢不兩立,一觸即發。

孟知祥的實力跟董璋相比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西川相對來說比起東川環境要惡劣一些,因此,董璋的後勤還有其他方面,卻是比較強。

道門那邊使了勁,在孟知祥那邊吹了點風,孟知祥知道大理的實力,因此,直接派出了使者,表示董璋疑心大唐朝廷害了自個全家老小,深恨朝廷,因此,想要攻打西川,據有兩川,意圖自立為王,大理既然自認是朝廷的藩屬,那麽,也該為朝廷效力,應與孟知祥聯手,夾擊董璋。

當然了,空口白話自然是不行的,隨隨便便就叫人出兵打仗,這也不像話不是,因此,自然是許了段思平不少好處。東川不少地方是與大理接壤的,甚至,有不少地方是當年蒙氏攻打兩川的時候丟失的地方,因此,孟知祥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直接將這些地方許給了段思平。

段思平正愁地方不夠用呢,中原的那些商人帶來了不少流民,想要養活越來越多的流民,就得足夠的土地。何況東川那裏本身如今也是漢人居多,段思平正需要引進更多的漢人進來,與各族通婚,進一步促進各族的漢化,將各族的血脈融入到漢族之中。因此雙方簽訂了協議,孟知祥差點沒決定將自個的嫡孫女嫁給段思平的兒子,只是段思英已經成婚,段思瑾和段思瑜年紀都還小,日後說不定還有別的變故,最終只得暫時作罷。

雙方約定好了之後,段思平立馬就開始整兵等著作戰。大理這邊對於打仗也很興奮,大理的很多福利都與軍功有關,很多土地私底下是不能隨便買賣的,這是為了避免土地兼並,而且也是擔心百姓為了額經濟利益,只肯種植各種經濟作物,不願意種植太多糧食。有了軍功,就能夠擁有更多的土地,還可以擁有更多的資本,如果能夠因此有個一官半爵的話,還能將兒女送到官學去上學,據說再等幾年,朝廷就可以開科舉,到時候,自家子孫也都能做官了!

而對於那些貴族來說,大理這邊的貴族,是有實封的,他們能夠享有封地上一成到三成的稅收,當然,相應的,也得對封地有一定的責任就是了。而想要成為貴族,要麽,你就成為皇親國戚,要麽,你就得又實實在在的軍功。

皇親國戚什麽的,實在是有些不現實,段家就這麽幾個人,段思英的王妃的位置還叫已經獲罪的董家人給占了去,另外兩個,據傳聖子就如同那等藏邊的活佛一般,是根本不會結婚的。那就只剩下段思瑜了,問題是,要等到段思瑜成婚,那得等到什麽時候啊!

何況,東川可是個好地方,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大理這邊這樣的好地方都是皇家內定下來,準備日後冊封給皇家人的,如冊封給清平王的白崖就是這樣的好地方,因此,這些貴族壓根插不上手,而東川要是打下來了,皇家吃肉,他們總能喝點湯吧!

原本大理這邊民風就頗為彪悍,如今段思平又喊著什麽收覆失土的話,加上跟著段家人,也確實沒吃過什麽虧,因此,下面踴躍應戰,很快,就已經安排妥當了。

董璋那邊可沒聽說段思平與孟知祥結盟的消息,他如今只剩下一個兒子,因此,將兒子留在節度使府中,自個就親自率兵攻打西川去了。那邊戰報一來,段思平就按照約定,整頓了兵馬,直接攻向了東川。

東川那邊根本沒想到,大理居然有勇氣打過來,剛開始的時候還在那裏打嘴仗,結果直接被駁回了,你們節度使要謀反,自立為王,我們作為大唐的藩國,自然要為宗主分憂,因此,攻打不臣乃是應有之事。

最重要的是,大理不光有名分,還有足夠的實力。段思瑾既然早就為段思平征伐天下做了準備,因此,設計出來的武器中,類似於攻城車,投石機這樣的很多,有一種叫做回回炮的,還是段思瑾在上個世界的時候,從史料中找到的,如今大理這邊又不缺材料,不缺相應的人力,大家又都明白一點數學知識,因此,無論是威力還是精度,都非常出色。

倒不是段思瑾不想用火器,實在是在大理這邊的氣候環境下,火器一時半會兒不是那麽適用,這裏實在是比較潮濕,如果用黑火藥的話,很容易就會失效。而且,如今就將殺手鐧拿出來,回頭豈不是要麻煩,因此,還不如先慢慢改良了,等到別人看到了都沒法模仿了,再拿出來,那就萬無一失了。

既然能夠靠著這等利器破城,段思平自然也愛惜兵力,不叫人強攻,只叫人將早就準備好的回回炮推了出來,對準了城樓,就是幾炮下去,強大的動能轟擊之下,直接將城樓打得粉碎,附近守城的士兵也是幾乎粉身碎骨,一個個膽氣已喪。

在這樣的情況下,指望著這幫守軍能夠守住城池,那真是癡心妄想。段思平又深谙人性的弱點,直接定了個時間,要是在這時間之前不投降,那麽就全面進攻,到時候破城之後,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就讓他們自個想象去吧!

現在的問題是,大部分的兵馬都叫董璋帶走了,這裏根本就是守不住了,因此,一幫守軍思來想去,最後覺得不能白白送死,還是降了算了,對方好歹是一國之主,降了也不算丟人。倒是有董璋的心腹喊著要據城死守,為主公效死什麽的,直接就被幾個守將打暈了,綁了起來,這就是投名狀啊!

也別怪這些守將不夠忠心,實在是董璋自從一家子死光了之後,性子大變,一下子變得喜怒無常,極為暴虐,一旦發火,便是多年的老下屬,也是說打就打,如此,自然叫下頭人寒了心。

而且這等亂世,指望什麽忠誠,那也是有些不靠譜的,跟誰打仗不是打呢,起碼段思平的事情他們聽說過一些,名聲還不錯。

因此,段思平輕輕松松就下了一城,這些降將也很是識趣,既然已經投降了,就別指望舊主會原諒了,因此,老老實實給段思平效力自然更有好處。

段思平也是直接保證,只要他們立下軍功,那麽,他就一視同仁。段思平也是希望在朝中引入一些新鮮的血液,也省得自個坐在上面,往下一看,十有六七都是白族貴族,這實在是有些不那麽叫人安心。

段思平這邊推進非常順利,而那邊,董璋在剛開始的時候一陣小勝之後,就陷入了僵持,正打算利用反間計離間孟知祥與前線將領,哪知道這回就收到消息,自個的老巢都快被人兵臨城下了。

這下子,董璋算是陷入了前後兩難的境地,要繼續與孟知祥僵持吧,老巢都要被人端了,回頭就是喪家之犬,要是撤退吧,又要擔心孟知祥的軍隊追上來,兩面夾擊之下,他也是受不了的。

董璋還算是比較有決斷的一個人,或者說,他也不能沒有決斷了,畢竟,他就剩下一個兒子傳承自個的血脈了,要是兒子沒了,就算自個打敗了孟知祥,又能如何呢?

因此,董璋直接下令撤退,他也是領兵多年的人物,白日裏依舊與對方對峙,晚上的時候卻悄悄連夜撤離。

問題是,如果是對付一般人,這樣也就算了,可是,孟知祥那邊作為段思平的盟友,甚至還提前了董璋一步,知道了東川的戰況,因此,一直在留心董璋大營那邊的情況,因此,早就準備好了,見得董璋撤退之後,他們也直接帶病追擊。

孟知祥麾下的軍隊緊追不舍,董璋一路上丟棄了許多輜重物資,軍心動搖之下,又接連戰敗了幾場,帶著殘兵返回梓州。

問題是,現在梓州也已經亂成了一團,原本因為反對董璋被撤職的陵州刺史王暉與董璋的兒子董延浩打成了一團,而董延浩兵敗自盡。

董璋聽到消息,大怒之下,命自個的心腹潘稠攻打王暉,結果潘稠瞧著董璋大勢已去,直接反手將董璋幹掉了。

然後,王暉與潘稠兩人又有了爭執,一個要投降孟知祥,一個要投降段思平。王暉畢竟是文人出身,覺得孟知祥作為大唐的駙馬,西川節度使,算起來是正統,因此,自然是孟知祥比較靠譜。而潘稠可不這麽想,他作為董璋的心腹,當年跟孟知祥的屬下可是有過不少沖突的,投降過去,可沒什麽好果子吃。

只是,他們如今也是頭大,畢竟,孟知祥的心腹大將趙廷隱已經兵臨城下,而另一邊又是段思平,他們夾在中間,壓根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段思平思來想去,也覺得不該為了梓州與孟知祥產生什麽沖突,因此,在見過了孟知祥的使臣之後,痛痛快快放棄了梓州,但是段思平也沒吃虧,孟知祥這下占領了梓州,在實質意義上就占領了兩川,地位完全不一樣了,就算是朝廷那邊,如今也是徹底拿他沒辦法了。因此,樂意在其他地方補償一下段思平。

最重要的是,孟知祥也對大理的戰力有些忌諱,雖說董璋帶走了大多數的兵力,但是留下的也不是什麽軟柿子,但是段思平這邊除了行軍的時間之外,幾乎是一日下一城,據說,他們手中有幾位強大的攻城設備,也就是說,如果段思平樂意的話,攻下梓州還有成都,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因此,如果說原本孟知祥還有耍無賴的心思的話,如今,就只能老老實實遵從盟約,將之前段思平攻打下來的幾個城池都給了段思平,然後還補償了段思平一路行軍的軍費物資,換取了段思平幹脆利落的退兵。

趙廷隱有些不甘心地問道:“主公,這就叫段思平走了?”

孟知祥嘆道:“原本可不知道大理居然有這般戰力,原本以為他們只能在外圍牽制一番,如今看來,大理竟是兩川的心腹之患了!”

趙廷隱咬了咬牙,做出了一個割喉的手勢,問道:“那主公,要不咱們就?”

孟知祥搖了搖頭,說道:“段家當年敗落到連自家的嫡系子嗣都只能在蒼山牧羊為生了,段思平才幾年時間,就攻下了南詔全境,而且看樣子下面的人也對他極為擁戴,這等人物,若是不能直接一下打死,那就真的是結了死仇了!而且,你不是江湖人,不知道段思平在江湖中的名聲!他原本就號稱天南第一人,但是,那其實不是擡舉,而是貶低,他當年游歷中原武林,中原武林高手,能在他手上走出百招的一個都沒有!”

說到這裏,孟知祥嘆道:“原本以為他就算是武學奇才,也不過就是一介武夫,但是如今看起來,的確一身帝王氣象!這等人物,實在是不能交惡啊!”

趙廷隱對於江湖上的事情的確是搞不清楚,他論起馬上功夫,還算可以,不過這算是家傳,對於江湖上的那些武功,他也只知道個大概,原本也頗有些瞧不起,不過,孟知祥手底下有幾個客卿卻是武功高手,趙廷隱成為孟知祥的心腹大將之後,曾經見識過那幾個客卿的武功,的確是可畏可怖,如果他們行刺客之舉的話,一般的人還真是要飲恨於此。

這會兒見孟知祥這般盛讚,雖說還有些不信,但是段思平的武功就算沒那麽高,有心腹護衛在側,就算派出大軍連夜追擊,也是能逃出生天的,到時候,大理與西川打起來,可就不好收拾了,因此,趙廷隱只得歇了那等心思。

段思平那邊自然也對孟知祥有所防範,撤軍的時候,一直在防備孟知祥會不會派人追擊,一直到退入了城中之後,才算是松了口氣。

段思平在見過了東川的武力之後,頓時也心動了,東川節度使已經算是大唐實力靠前的節度使了,結果在段思平看來,就算是兵力再高兩倍,也是不堪一擊的。

東川如此,西川估計也強不到哪裏去!段思平不是沒想過,要趁勝追擊,幹脆將兩川一起納入統治。但是最後段思平還是按捺住了這個誘人的想法,沒辦法,大理實在是沒有足夠的人手,得等到新一批的行政軍事上頭的人才培養出來了,擴張起來才有足夠的力量去統治,要不然的話,那就是給別人做嫁衣了!

對於暗中推動了這場戰鬥的道門來說,他們算是真正看清楚了大理的實力,也看到了大理的缺點,缺人才,各種各樣的人才。

大理的那些白族貴族,如果只是統治大理這點地方的話,那是真的差不多足夠了,因為大家身份上都差不多,這裏民風也算是比較淳樸,大理的制度也很是合適,其實不需要他們有多少能力,可是放到別的地方,那隨隨便便就要被人糊弄得一楞一楞的。

畢竟,中原各地可不比大理,老一輩的貴族都隨著蒙氏,楊氏的覆滅要麽滅亡,要麽驅逐,要麽直接敗落下去了,新貴們本來就是跟著段思平起家的,各地的情況也算不得覆雜。而放在中原就不一樣了,中原那邊,素來皇權不下縣,地方上頭,宗族豪強勢力即便是官府也得忍讓一番。尋常的官員,若是貿然動了這些豪強宗族的蛋糕,說不定回頭就能弄得他身敗名裂,當然這種情況很少,真要是惹急了,破家縣令,滅門太守這種話也不是白說的!因此,最常見的就是一地的主官直接被架空,除了在自個的衙門,到了外頭壓根說不上話。

那些官員尚且如此,要是叫那些白族的貴族去做官,只怕下面挖個坑,他看都不看就踩進去了。段思平能夠忍住這樣的誘惑,說明他的確是清醒的人,這些和尚道士愈發看好他了!

但是,人才的問題,對於大理是問題,對於佛門道門來說,那真不是問題,他們的人脈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只要他們樂意從中作保,那麽,自然有各地的人才願意湧入大理,而且這些人才因為得了佛道兩門的引薦,那麽,自然會對佛門道門有一定的好感,對他們也有一定的好處。

因此,很快,就有人找上門來了,還是個熟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